直播吧玩法的规则

人性最大的丑陋:向亲戚借钱,借到了是仇人,没借到也是仇人


发布日期:2025-08-17 04:12    点击次数:170

钱是一个好东西,是做人的底气,生活的福气,社交的财气,投资的运气。

钱也是一个坏东西,滋长了贪婪,引发了争斗,带来了伤害。

不得不承认,当金钱激发人性中的丑陋时,恶果就悄然而至。

多少亲戚,说是血溶于水,但是后来败给了“三瓜两枣”,说白了,沾上了钱,就没有什么好交往了。

图片

01

事情还得从五年前说起,那时候我在某单位上班,工作也比较稳定。

有稳定工作的人,银行不担心你还不起,因此就把你定为“优质贷款客户”,只要提出申请,本地的银行,都会放贷。

如果你有房子,还有稳定工作,那要贷款就更容易了。

鉴于此,我常常会收到一些银行的放贷信息,也有银行里的熟人,打电话联系,问一问是否要贷款。

过年的时候,一个在南方打工的表弟,告诉亲戚们,自己急需借钱买房。

南方的房子不便宜,动不动就是百万一套。

表弟得知我可以从银行借到钱,就开口了:“你帮我贷款吧,我给你利息。两年后,保证还钱。”

小时候,我们是睡过一张床的人,现在借钱,怎么好意思拒绝。

不过我是,丑话说在前头——亲兄弟,明算账。

贷款十几万,转手就打到表弟账户里。接下来,我让表弟写一张借条,并且在注明利息的担当,还款日期等。

表弟立马不高兴了:“你信不过我?是吧?就算我还不起,我爹也会还啊。”

是的,表弟的爹,就是我的舅舅——家有十多亩果园,年收入五六万,抠抠搜搜过日子,还可以剩下三四万。

当然,表弟勉为其难地写了借条,然后对我冷言冷语。

来年过年时,表弟就没有来我家拜年了。

表弟分十几次,把钱还给我。有几次都没有算利息。我发信息给他,重新计算利息,表弟似乎发火了:“我也不会少你的。”

更可怕的是,表弟的父亲(也就是我的舅舅),也冲我发火了:“就借了一点点钱,催什么催。一点亲戚味都没有。”

没想到,我借钱给亲戚,居好像自己犯了大错误一样。这钱给人了,不能催要,不能明算账。

要是亲戚不还钱,亲戚还理直气壮:“又不会少你的,你又不缺钱......”这样的情况,兄弟姐妹之中,常常是有的。

有一种人性——你有钱,就应该借给我;你有本事,就应该帮我。 至于帮助之后,就不要指望什么回报,都是理所当然的。

说实话,把钱借出去之后,我是很担忧的。万一对方赖账,不好怎么处理;万一对方做什么亏了,负债累累,这钱恐怕要不到了。

可是谁懂得我的担忧呢?就是自家人,都还说你笨,自讨苦吃。

图片

02

既然借钱会导致自己心慌慌,那就不借钱,拒绝好了。后来,我是这样想的。

同村的某大姐,七拐八拐,我们也算是远房亲戚,没有过五服。

是亲戚,也是同村,遇到困难了,借钱是应该的吧。

早些年,我的父母也穷,常常交不起学费,也向某大姐的父母借过钱。

现如今,某大姐想要做大生意——开家具城,就到处借钱。

她已经折腾了几个行业了,都失败了,负债几十万。

旧债未清,又添新债,这是很忌讳的。我很担心,大姐借钱之后,还不起,就委婉地拒绝了。

我找了一个借口:老家准备盖房子,钱不能乱动了。

没想到,大姐过了一天,就打电话骂人:“你骗谁,我问了,你老爹也说了,不打算老家盖房。你不想借钱,就算了,别扯那么多。亏你,都忘记读书,谁借钱给你了......”

我懂得了,拒绝借钱之后,亲戚都做不成了。

有一种人性——你拒绝我,你就是瞧不起我,把关系撇清了。你拒绝我,你就是忘恩负义,多年的礼尚往来,算是白费了。

事实上,你拒绝借钱给某一个亲戚,其他的亲戚都会知道。然后,所有亲戚认为你——一个薄情的人。

反过来,你去向其他亲戚借钱,他们也会拒绝,但是他们拒绝是合情合理的。这真的很奇怪。

个个都知道吧好处往自己的箩筐里装,又不愿意把好处给别人。万一别人拒绝给好处,别人又是大恶人。也是奇怪的。

图片

03

出版家邹韬奋说过:“金钱往往成为真正情义的障碍物。”

确实是这样的,亲戚交往,难免困住人情和金钱之中,摇摆不定。

每一次借钱,还钱;拒绝借钱,解释一番,都是撕裂了亲情的一道伤口。

你借钱给人,会要卑微地讨债;你拒绝借钱,会卑微地解释,怕亲戚们的脸色难看。

我们真学不会“孟尝君”的做法,把借条烧了;也学不到胡适,一开始就不打算要对方还钱。

我们还是学范仲淹吧。钱累积起来,组建一个义庄,制定借钱、施舍的规矩。帮助族里真正的穷苦人,而不是给那些懒穷的人。

范仲淹的一个门生来借钱,不给,而是给了一个砚台。范仲淹说:“此砚伴我半生,写尽忧乐文章;今赠予你,愿君如它,磨砺深蓄,自有墨香。”

门生顿悟,还得靠自己读书,图个功名,图个长久。

授人以鱼,不如授人以渔。你是没有办法掏钱给一群亲戚的,你只能告诉他们,得自己长本事。

反正借钱出去,拒绝借钱给亲戚;自己开口问亲戚借钱,都会变得如仇人一样,还不如每个人都大大方方拒绝借钱,顶多给对方介绍一份工作,逼着对方多读书。

非要借钱,不要出手阔绰,必须是“借急不借穷”。

人性有善恶,过善就是恶,不善也是恶,不要轻易试探。

作者:布衣粗食。

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。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